《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主要刊载与出土文献相关的文字研究、语言研究、文献研究及历史研究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甲骨文、金文、简帛、石刻、敦煌文书等,涉及文字考释、词语训诂、语法研究、历史文化探讨等多个方面。杂志致力于探赜索隐,推陈出新,提倡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杂志设有多个栏目,包括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等。其中,研究报告栏目主要刊载具有原创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的出土文献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栏目则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简报栏目及时报道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动态;专题研究栏目则围绕某一重要学术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杂志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出土文献与古代历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的办刊理念,为推动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
1.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本刊实行快速审稿和审稿意见及时反馈制度。自投稿起一个月内未获任何通知,请作者主动联系编辑部,以免遗漏或耽误稿件。
2.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一般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作者投稿时,请在另页写明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出生年、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E-mail)。
4.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务必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相对应;特别是尊重本刊已发表的相关内容论文作者的劳动,注重对本刊论文的合理引用。
5.页下注释的格式基本与参考文献格式一致,但需注意的是外文注释中的作者姓名遵照外国人名的书写顺序。
6.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
7.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话,引号的句号在引号内;引不完整的一段话,即文字前面不是句号或文字从句中引,句号在引号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叹号、问号,一般放在后面一个引号里面。
8.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照片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确,标注好图号。表格与插图的题目需用中文表达。
9.论文为科研课题、项目成果的,需注明课题、项目名称,并在同括号内填写课题或项目编号,如为多项课题、项目成果应依次列卅,以分号分隔。
10.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独创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语言文字符合规范。见解独到,有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的稿件优先录用。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